作者简介 周敦颐( 1017——1073 ),字茂叔,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历任州县地方官吏,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创始人,古代著名哲学思想家。后人将他的著作编为《周元公集》。这篇“说”(古代一种文体,多用叙事、写人、咏物的形式来阐述见解、说明道理。讲究辞彩,与现代杂文或杂感相近。),是他在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南康知军)时写的。在此期间,他曾亲率属下在府署(军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是很多的。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至于爱牡丹的人,适合所有人 晋陶渊明独爱菊1. 陶渊明为什么爱菊?思考:2. 写菊对于写莲有什么作用?世人盛爱牡丹。2. 文中以菊来正面衬托莲,为什么还要写牡丹?思考:1. 世人为什么爱牡丹?予独爱莲 《饮酒》第五首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第七首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裛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返回“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刘禹锡《赏牡丹》 “ 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 白居易《牡丹芳》 “ 三条九陌花时节, 万马千车看牡丹。” “ 何人不爱牡丹花, 占断城中好物华。” —— 徐 凝 返回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