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核舟记微雕作品欣赏1.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2. 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3.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魏学洢(约 1596— 约 1625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 著有《茅檐集》。 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明代果核微雕品繁多,有桃核、橄榄核、杏核、樱桃核、杨梅核等果核雕刻,为何唯有桃核舟倍受珍视,这一直是个谜。专家们研究发现,由于桃核有不规则麻纹,无数小孔深入核心,雕刻核舟设计布局极为艰难,工艺要求极高,仅选料往往要万中挑一,因而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之禁区。在明代仅王叔远一人,在清代亦为数寥寥。其次,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把桃木奉为压邪扶正、避凶趋吉的物品,如桃符、桃梗等,因而《古玩指南》一书将桃核舟列为宫廷秘藏,达官显贵奉为宝中之奇,贵于金银。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① 奇巧人:② 径寸之木:③ 为:④ 木:⑤ 罔不:⑥ 因:⑦ 象:⑧ 贻:⑨ 盖:⑩ 云:树木句尾语助词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重点词语 [ 译文 ]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作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那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直径一寸的木头做。这里指雕刻无不、全都顺着,就着模仿,这里指雕刻赠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① 有:② 奇:③ 可:④ 许:⑤ 轩敞:⑥ 箬篷:⑦ 之: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零数大约上下高起而宽敞它,代指船舱重点词语 [ 译文 ]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刻着)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用箬竹叶做的船篷重点词语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① 启:② 雕栏相望:③ 徐:④ 兴:⑤ 石青糁之:开,打开 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