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小说家谈小说一二三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点缀.( ) 跌宕.( ) 害臊.( ) 珠烁.( ) 撂.( ) 讷.讷( ) 半晌.( ) 忸怩..( ) 憨.憨地( ) 挪.动( ) 尴.( )gà( ) 讪.讪( ) 裸.露( ) qián( )诚 zhuì dàng sào shuò liào nè shǎng niǔ ní hān nuó gān 尬 shàn luǒ 虔 一二三2.读准多音字 (1)慢慢晃.: 其他读音: 组词: _______ (2)裸露.: 其他读音: 组词: _______ (3)巷.战: 其他读音: 组词: _______ (4)熬.夜: 其他读音: 组词: _______ huànɡ huǎnɡ 虚晃一枪 lù lòu 露面 xiànɡ hànɡ 巷道 áo āo 熬白菜 一二三二、重要词语 1.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讷讷: 3. :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4.忸怩: 5.讪讪: 6.虔诚: 7. :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点缀 形容说话迟钝。 执拗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形容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恭敬而有诚意。 自告奋勇 一二三三、作家作品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品有《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长,从事领导全国文艺工作时,常以个人的艺术感觉和阅读心得,对作品作出评价与分析,提携过不少好作品。 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曾用笔名阿如、初旭,当代女作家。她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都受到过茅盾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 1.茅盾先生认为《百合花》用什么样的风格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深刻主题?而反映这一深刻庄严的主题,在当时最常见的笔调是什么? 点拨:用清新、俊逸的风格反映解放军的崇高品质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反映这一深刻庄严的主题,在当时最常见的笔调是慷慨激昂。 2.茅盾评论《百合花》这篇小说的特点是“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说说故事的“简单”、情节的“精致”分别体现在哪些地方。 点拨:故事的简单:一是体现在只写了向敌人进攻的我军前沿包扎所里的一个小插曲;二是体现在用六千多字的短篇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 精致的情节:一是体现在善于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安排细节描写上;二是体现在将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结合得很好,并且注意运用故事的细节塑造人物上。 3.核心图解 原文൞风格上清新俊逸故事简单 情节精致善用细节描写 ⇩ 评论൞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有新颖独到的观点有力的分析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