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语文》必修 24.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目标 •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 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2. 探究与活动,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 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一、 教学要求1 .在了解北大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2 .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3 .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4 .结合本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大学的内涵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并进而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二、学习要点1 .理解本文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并从中思考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2 .了解演说词的特点,并思考如何才能使演说打动听众。三、作者生平• 蔡元培( 1868—1940 ),字鹤卿,先号民友,后改孑民。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 四、作者作品• 在教育中首倡德、智、体、美四育,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 ; 并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 积极倡导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允许和鼓励不同学派发展的办学方针。• 坚决批判封建复辟思想,反对“尊孔读经”,针对宗教迷信活动,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发表了《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美育与人生》等文章和演说。蔡元培手迹五、创作背景唐振常《蔡元培传》(节选)• 1916 年前北大的概况• 蔡元培的改革措施•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六、课文讲解1 .课文分析• 第一点,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 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