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熟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2 、识记重点字词,通顺地翻译全文。3 、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4 、从文中获得教益。 教学内容文史知识检查生字课文朗读听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布置作业难句理解 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写法不定,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也可议论。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抱负或阐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观点)。 特点:1 、寓情、理与事、景、物之中;2 、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记”:作者曾巩简介 曾巩( 1019 - 1083 ),字子固。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曾巩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刘大槐、姚鼐和钱鲁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为圭臬。 江西南丰曾巩读书处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 303-361 ,一作 321-379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 ( 今属山东临沂 ) ,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书法作品:丧乱贴 王羲之书法《兰亭集序》 。 墨 梅 王 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除荀伯子《临川记》中有王羲之墨池的记载外,浙江省永嘉县积谷山中也有一个水池,池旁刻有米芾所题“墨池”二字,庐门归宗寺内也有王羲之的洗墨池,此外湖北蕲水( 蕲春、浠水一带 ) 等地亦有类似遗迹。这些遗迹有些当然是后人的附会,但也可见人们对王羲之勤奋精神的钦佩和仰慕之情。 关于墨池的记载 注音洼然 邪 徜 徉揭 楹 恣 肆wāchángyángyíngZì sìjīey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突起的高地 而而低而深仰慕是难道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