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SMT不良分析VIP免费

SMT不良分析_第1页
1/11
SMT不良分析_第2页
2/11
SMT不良分析_第3页
3/11
零件反向 产生的原因: 1:人工手贴贴反 2:来料有个别反向 3;机器 FEEDER 坏或 FEEDER 振动过大(导致物料反向)振动飞达 4:PCB 板上标示不清楚(导致作业员难以判断) 5:机器程式角度错 6:作业员上料反向(IC 之类) 7:核对首件人员粗心,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8:炉后 QC 也未能及时发现问题 对策: 1:对作业员进行培训,使其可以正确的辨别元器件方向 2:对来料加强检测 3:维修 FEEDER 及调整振动 FEEDER 的振动力度(并要求作业员对此物料进行方向检查) 4:在生产当中要是遇到难以判断元器件方向的。一定要等工程部确定之后才可以批量生产,也可以 SKIP 5:工程人员要认真核对生产程式,并要求对首件进行全检(特别要注意有极性的元件) 6:作业员每次换料之后要求 IPQC 核对物料(包括元件的方向)并要求作业员每 2 小时必须核对一次物料 7:核对首件人员一定要细心,最好是 2 个或以上的人员进行核对。(如果有专门的 IPQC 的话也可以要求每 2 小时再做一次首件) 8:QC 检查时一定要用放大镜认真检查(对元件数量多的板尽量使用套版) 少件(缺件) 产生的原因: 1:印刷机印刷偏位 2:钢网孔被杂物或其它东西给堵塞(焊盘没锡而导致飞件) 3:锡膏放置时间太久(元器件不上锡而导致元件飞件) 4:机器 Z 轴高度异常 5:机器 NOZZLE 上有残留的锡膏或胶水(此时机器每次都可以识别但物料放不下来导致少件) 6:机器气压过低(机器在识别元件之后气压低导致物料掉下) 7:置件后零件被 NOZZLE 吹气吹开 8:机器 NOZZLE 型号用错 9:PCB 板的弯曲度已超标(贴片后元件弹掉) 10:元件厚度差异过大 11:机器零件参数设置错误 12:FEEDER 中心位置偏移 13:机器贴装时未顶顶针 14:炉前总检碰撞掉落 对策: 1:调整印刷机(要求印刷员对每一 PCS 印刷好的进行检查) 2:要及时的清洗钢网(一般 5-10PCS 清洗一次) 3:按照(锡膏储存作业指导书)作业,锡膏在常温下放置一定不能超过24 小时 4:校正机器 Z 轴(不能使机器 NOZZLE 放置零件时 Z 轴离 PCB 板过高。也不可以过低以免损坏 NOZZLE) 5:按照(贴片机保养记录表)对机器进行保养,及时清洗 NOZZLE 6:每天对机器气压进行检查,在月保养的时候要对机器的过滤棉进行清洗并 测试机器真空值 7-8:正确使用 NOZZLE(NOZZLE 过大导致机器吸取时漏气) 10-11:正确设定零件的厚度 1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