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维持 DNA 双螺旋结构的作用力有哪些?P38-39答:1)氢键(AT 配对有两条氢键,GC 配对有三个氢键),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与 GC 含量百分比成正比。2)碱基堆积力3)正负电荷的作用4)其他作用因素2、B-DNA、A-DNA、Z-DNA 的主要结构参数的比较(外形、螺旋方向、每圈碱基数、大沟、小沟)。P40参数A-DNAB-DNAZ-DNA外形短粗适中细长螺旋方向右手右手左手每周碱基数1110.412大沟很狭、很深很宽、较深平坦小沟很宽、浅狭、深较狭、很深碱基倾角 19° 1° 9°3、反向重复序列(回文序列)的概念。P42-43答:指双链 DNA 序列中按确定的方向阅读双链中的每一条链的序列都是相同的。【在单链 DNA 或 RNA 中能形成发夹结构,而在双链 DNA 分子内侧形成了十字架结构。三股螺旋的 DNA:与基因表达有关,第三股链可能阻碍一些调控蛋白或 RNA 聚合酶与 DNA 结合;干扰转录延伸。 四链结构----鸟苷酸四聚体:存在于端粒中,DNA 分子或染色体分子可能彼此连接形成局部的四螺旋结构,可能起着稳定染色体和在复制过程中保持其完整性的作用。】4、引起 DNA 变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65答:1)加热(生理温度以上)2)极端 PH 值 当 PH 为 12 时,碱基上的酮基转变为烯醇基,影响氢键形成,从而改变 Tm 值;当 PH 为2~3 时,碱基上的氢基发生质子化,也影响氢键的形成。3)有机溶剂、尿素和酰胺等。在环境中存在尿素和酰胺时,与 DNA 分子中的碱基形成氢键,从而使DNA 分子保持单链状态。5 何谓 DNA 复性?DNA 复性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影响 DNA 复性速度的因素有哪些?P67、70答:DNA 复性:两条彼此分开的变性 DNA 链在适当条件下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条件:1)一定的离子强度,用以消弱两条链中磷酸基团之间的排斥力,通常使用 0.15~0.50mol/L Nacl。2)较高的温度,用以避免随机形成的无规则氢键,但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形成有效的氢键以维持稳定的双链。影响因素:1)简单分子2)同一种 DNA 分子,浓度越高,互补链碰撞机会越多,复性速度越快。3)DNA 片段大小4)温度的影响5)阳离子浓度第四章 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1、基因组的概念。P76答:基因组是指生物体或细胞中,一套完整的单体的遗传物的总和;或指原核生物的染色体、质粒、真核生物的单倍染色体组、细胞器,病毒中,所含有的一整套基因。一般 DNA 的长度和序列表示基因组及基因。2、何谓基因组 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