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不等式1 .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尝试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2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借助几何直观解决一些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 .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 ( 小 ) 值问题.4 .对于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从 2010 年高考开始由选考内容改为必考内容,应掌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和利用 ||a| -|b||≤|a±b|≤|a| + |b|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近几年来,问题多数以“开放性问题”为主,就是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抽象出函数模型,建立函数关系式;最近几年常在证明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的知识交错处命题,将函数的单调性,不等式的性质,均值不等式有机结合起来,主要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 关于解不等式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关于不等式的解法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形式出现,选择题、填空题多为容易题,解答题为中等题或稍难题,解不等式的试题中大多含有参数,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对分类讨论欠缺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关.(2) 关于不等式应用的考查:不等式是研究方程和函数的重要工具,在历届高考试题中,多次用到不等式解决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值问题,函数的单调性,以及用不等式来讨论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在历届高考的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今后随着高考对能力考查的增加,将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对函数问题,研究方程根问题的处理,特别是实际应用问题,通常是考生得分率最低的一题,在复习时应足够重视,掌握一些适当的建模和一些日常的常识性的问题.(3) 不等式与向量、不等式与导数的联姻将会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因此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第 1 讲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1 .比较原理( 两实数之间有且只有以下三个大小关系之一 )a > b⇔ a - b > 0; a < b⇔ a - b < 0 ;a = b⇔ a - b = 0.2 .不等式的性质(1) 对称性: a > b⇔ b < a ; a < b⇔b > a.a + c>b + c(2) 传递性: a > b , b > c⇒______.(3) 可加性: a > b⇔_________.移项法则: a + b > c⇔ a > c - b.推论:同向不等式可加. a > b , c > d⇒__________.a + c>b + da>c(5) 可开方 ( 正 ) : a > b > 0⇒________(n∈N , n≥2) .(4) 可乘性: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