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讲 轨迹与方程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1) 直接法:直接利用条件建立 x 、 y 之间的关系 F(x , y) = 0.(2) 待定系数法:已知所求曲线的类型,求曲线方程.先根据条件设出所求曲线的方程,再由条件确定其待定系数.(3) 定义法:先根据条件得出动点的轨迹是某种已知曲线,再由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4) 代入转移法:动点 P(x , y) 依赖于另一动点 Q(x0 , y0) 的变化而变化,并且 Q(x0 , y0) 又在某已知曲线上,则可先用 x 、 y 的代数式表示 x0 、 y0 ,再将 x0 、 y0 代入已知曲线得要求的轨迹方程.(5) 参数法:当动点 P(x , y) 坐标之间的关系不易直接找到,也没有相关动点可用时,可考虑将 x 、 y 均用一中间变量 ( 参数 )表示,得参数方程,再消去参数得普通方程.1 .动圆 M 经过点 A(3,0) 且与直线 l : x =- 3 相切,则动圆圆心 M 的轨迹方程是 ()AA . y2 = 12xB . y2 = 6xC . y2 - 3x D . y2 - 24x CA .上半部分C .左半部分B .下半部分D .右半部分C的中点 M 的轨迹方程是 ( )A . (x + 3)2 + y2 = 4B . (x - 3)2 + y2 = 1C . (2x - 3)2 + 4y2 = 12.方程 x+ 1-2y2=0 的图形是椭圆的( ) 3 .动点 A 在圆 x2 + y2 = 1 上移动时,它与定点 B(3,0) 连线解析:方程 x+ 1-2y2=0 变形得 1-2y2=-x, ∴-x≥0 即 x≤0,方程变形为 x2+2y2=1,选 C. D.x+322+y2=12 , y =OP·OA = 4. 则点 P 的轨迹方程是解析:设点 M 的坐标是 (x , y) ,点 A 的坐标是 (x0 , y0) .由于点 B 的坐标是 (3,0) 且 M 是线段 AB 的中心,所以x =x0 + 32y0 + 02,于是有 x0 = 2x - 3 , y0 = 2y①.4 .已知两定点 A( - 2,0) , B(1,0) ,如果动点 P 满足 |PA | = 2|PB| ,则点 P 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等于.4π5 .直角坐标平面 xOy 中,若定点 A(1,2) 与动点 P(x , y) 满足→ →.x + 2y - 4 = 0因为点 A 在圆(x+1)2+y2=4 上运动,所以 x20+y20=1 ②. 把①代入②,得(2x-3)2+4y2=1. 考点 1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图 12 - 4 - 2 例 1 :如图 12 - 4 - 2 ,过点 P(2,4) 作互相垂直的直线 l1 、 l2.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