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0 章 妊娠病 1、妊娠病的定义: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称~ ,亦称胎前病 2、发病机制:①阴血亏虚;②气机阻滞;③脾肾虚损;④冲气上逆 3、妊娠病治疗原则,以胎元正常与否为前提 1)胎元正常者,治病与安胎并举 2)胎元不正,胎堕难留,或胎死不下,或孕妇有病不宜继续妊娠者,宜从速下胎益母 4、诊治过程中需注意 1)首先确定妊娠 2)辨明母病胎病 3)选方用药须时刻顾护胎元 一、妊娠剧吐(中医:恶阻、子病、病儿、阻病) 1、定义:早孕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以致发生体液及电解质代谢紊乱,甚至威胁生命时,称为妊娠剧吐 2、临床表现:在停经6 周左右出现,呕吐频繁或食入即吐 3、中医主要发病机制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4、终止妊娠指征:①持续性黄疸;②持续蛋白尿;③体温升高(持续在38℃以上) ④心动过速(≥120 次/分);⑤伴发 Wernicke 脑病等 5、中医治疗大法:调气和中,降逆止呕 6、辨证论治 证型 临床表现 治法 方药 脾胃虚弱 呕吐清涎或食物,甚至食入即吐,脘腹胀闷,不思饮食 健脾和中,降逆止呕 香砂六君子汤 肝胃不和 呕吐酸水或苦水,口干口苦,胸胁胀满,嗳气叹息 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橘皮竹茹汤 痰湿阻滞 呕吐痰涎,口中淡腻,或心悸气短,或四肢倦怠 化痰除湿,降逆止呕 小半夏加茯苓汤 气阴两亏 呕吐剧烈,严重者呕吐物混血,形体消瘦,尿少便秘 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生脉散合增液汤 二、流产(中医:根据发病的不同时间—堕胎、小产、暗产;根据临床表现—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等) 1、定义:指妊娠不足 28 周,胎儿体重不足 1000 克而终止者 2、根据流产发生的时间分为: 1)早期流产:妊娠<12 周(流血→(或)下腹痛→妊娠物排出) 2)晚期流产:12 周≤妊娠<28 周(腹阵痛→流血→胎儿排出) 3、中医的病名 1)堕胎:指妊娠 12 周以内,胚胎自然殒堕者 2)小产:指妊娠 12~ 28 周之间,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 3)暗产:指妊娠 1 个月,不知其已受孕而伤堕者 4、西医病因包括:胎元、母体两个方面 5、中医胎漏、胎动不安主要病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滑胎的主要病机:冲任损伤或胎元不健 6、流产的类型及临床表现,根据流产的不同阶段可分为: 1)先兆流产:妊娠 28 周前,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或/和下腹痛,子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物尚未排出者 ①胎漏:指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时下时止,或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