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老年社会管理 发展老年电大教育 添加时间:2012-8-17 13:56:57点击次数:848 海宁市提前于全国、全省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 2011年底,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 13.5万,占总人口的 20.39%。随着我市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老年电大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信心和动力。海宁市老年电大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关怀下,在省和嘉兴市老龄委及省老年电大的具体部署和指导下,依靠各级办学人员的共同努力,得到了蓬勃发展。老年电大教育工作的开展,为缓解我市老龄化带来的老年精神生活问题,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众多的老年学员通过老年电大的教学,不仅学到了许多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科学知识,而且还广交朋友,丰富了晚年生活的内涵。老年电大教育工作的开展,还为各个村(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依托老年人协会,构建老年电大教学网络。 1998年,我们海宁市老年电大教育工作和省老年电大的诞生、开播同时起步,第一年学员 380人(次),而且仅仅局限在市区的几个社区里。以后好多年的时间里,我市的老年电大教学工作一直处在低迷徘徊的状态中,因为很多老年人对老年电大并不理解,特别是农村里的老年人,普遍的文化程度不高,家事也比较多,要把他们招收进老年电大教学班里来学习,难度更大。 对此,我们发挥基层老年人协会的作用,要求每个村(社区)的老年人协会会长担任老年电大教学班的班长,由他们带头宣传和开展老年电大教育工作。因为他们在村(社区)的威望较高,由他们进行宣传发动,广大老年朋友比较容易接受,老年人协会拥有一批老年人会员,老年人协会会员中的一部分人成为了老年电大教学班最早的学员,同时也可以利用老年人协会的活动场所进行老年电大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发挥老年人协会作用,推动老年电大教育工作全面推进,市老龄委定期组织对老年人协会会长进行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能力。开展老年人协会规范化达标建设,有 182个协会达标,达标率为 80.9%。为了使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市民政局、财政局从 2010年开始每年下拨资金36万元,其中市财政18万元。老年人协会参与老年设施管理,每年都组织健康有益的文艺演出、体育健身等活动,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一个活动平台。通过建组织、强规范、保经费,确保了老年人协会的正常运作并充分发挥了老年人协会各方面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