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七七章章心理应激与心理应激与调节调节有人说:人生三怕有人说:人生三怕少年:怕丧父(母)少年:怕丧父(母)中年:怕丧夫(妻)中年:怕丧夫(妻)老年:怕丧儿(女)老年:怕丧儿(女)以上只从依靠方面说明丧失亲人的危害。以上只从依靠方面说明丧失亲人的危害。今天我们要研究“今天我们要研究“应激”应激”的内容也有“丧的内容也有“丧失”,它给人体带来的健康危害很大。所以,失”,它给人体带来的健康危害很大。所以,本章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心身医本章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心身医学的核心问题。学的核心问题。第一节心理应激的概念一、心理应激的概念:个体“觉察”到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造成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者适应不良。给妻子最后的尊严2008年5月14日,四川省绵竹市兴隆镇广平村三组吴家方,用摩托车载着妻子石华琼前往当地的太平间。在汶川地震中,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275名学生死亡,30名学生下落不明。5月15日,木鱼中学学生白妤蔓的父母(前)在女儿的遗体前悲痛万分。广西师范大学赴汶川心理工作志愿者培训一、对心理应激概念的理解有3点:(一)心理应激具有刺激物(即应激源)(二)把心理应激看成是一种反应(生理、心理、行为;塞里应激理论:警戒、阻抗、衰竭三个阶段)(三)心理应激是一种觉察到的威胁注意:产生心理应激必须具备以上3个条件,没有应激源、反应、觉察到威胁就不产生心理应激第二节心理应激过程的模式中介机制中介机制反应反应结果结果输入输入环境刺激环境刺激心理应心理应激源激源觉察与认觉察与认知评价知评价心理心理性性生理生理性性社会社会性性适应适应适应适应不良不良心理应激反应系统一、输入部分(心理应激源)指环境对个体提出的各种要求,经个体认知评价后可以引起心理及生理反应的刺激。分为四类:(一)躯体性应激源:物理、化学、生物性刺激物。(二)社会性应激源:生活情景和事件刺激物。如社会动荡、战争、灾荒、社会经济制度、考试、就业、结离婚、亲人病残、日常生活琐事……(三)文化性应激源: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四)心理性应激源:人际关系冲突、个人强烈需求、不切实际的预测、凶事预感、工作压力、心理冲突、认知障碍。注意:1、各应激源之间的区别2、心理应激源与心理性应激源区别二、中介机制(对应激源的觉察与评价)具体讲,中介因素很多,总体看,可以分为“心理中介和生理中介两类”。本书主要从心理中介叙述,即:产不产生应激,主要看个体觉察到威胁和认为有不有威胁。三、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一)情绪反应(情绪应激)1、焦虑(感觉威胁即将到来,是最常见的反应)2、恐惧与愤怒(已经处在危险之中,企图逃脱。恐惧是因安全、个人价值、信念受到威胁;愤怒是因目标受阻、挫折)3、抑郁5种情绪(丧失人或机会<升学、就业、升职、奖赏、健康······>产生悲观、悲哀和失望;绝望是失望的进一步发展;失助也叫无助,类似于郁郁症,就是无可奈何的“等死”行为)(二)行为反应1、针对自己的行为反应:改变自己(消极应对:逃避<在威胁中>、回避<威胁将至>。积极应对:提高、改变方法、活动求助2、针对应激源的行为反应消除或改变应激源(环境)(三)自我防御以新的解释减轻紧张和内心痛苦。俗话说的没有办法的办法。四、心理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1、在应激状态下,个体为了应对紧张和压力,发生的生理适应性反应。2、应急期间的生理反应:既是身体对刺激的适应调整活动,也是导致疾病的生理基础。3、生理反应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影响遍及全身各个器官。运动、植物神经、内分运动、植物神经、内分泌泌植物神经、内分植物神经、内分泌泌边缘系统边缘系统管特殊生理的管特殊生理的管认知的下丘脑管认知的下丘脑管情绪的管情绪的44、心理应激引起生理反应原理、心理应激引起生理反应原理外界刺激外界刺激((11)信息传)信息传递:递: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丘脑、丘脑、网状结构网状结构((22)应激中调节与恢复方式)应激中调节与恢复方式大脑大脑植物神经植物神经下丘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