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1、课程基本名称:植物学2、课程英文名称: Bontany 3、课程编号: 011192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5、课程性质:必修课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7、适用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8、开课学期:第二学期9、学时: 54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44,实验学时数 10 )10 、学分: 3.4 学分二、课程教育目标植物学是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必须以辩证的观点, 正确地认识植物的发生, 发展和消亡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联系专业和地区实际, 着重介绍基本要领及基本理论, 较系统地学习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育的一般规律,有性生殖等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植物生理学、 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准备必要的条件。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科学研究, 扩大知识面, 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教学内容: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教学重点: 为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一章 植物细胞教学内容:细胞的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 (细胞壁和原生质体) 及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后含物的概念、 类型及其作用; 细胞分裂、 细胞生长和分化、 细胞死亡。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胞的概念, 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器的功能,细胞的分裂; 理解原生质的概念, 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及细胞的死亡。教学重点: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器的功能。教学难点: 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分化。第二章 植物组织教学内容:植物组织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类型。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的概念,各类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理解组织系统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功能;了解分泌结构的类型及复合组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