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消化性溃疡1

消化性溃疡1_第1页
1/11
消化性溃疡1_第2页
2/11
消化性溃疡1_第3页
3/11
班级:07 普大针推学时:2 学年 : 08-09学期: 1课程名称: 内科学单元、章节: 第四篇第四章课题: 消化性溃疡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药物治疗。熟悉: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实验室和其它检查及预防知识。了解: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改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难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诊断、鉴别诊断课时安排:1.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5 分钟2.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20 分钟3.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实验室和其他检查25 分钟4.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40 分钟5. 小结10 分钟教法设计:以启发引导式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及病案分析讨论、并提问、归纳总结。教学用具: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讲 授 内 容旁批2 第四章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一、概述1、复习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功能(1)消化系统的组成:由食管、胃、 肝、肠、胆囊、胰腺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器官和脏器所组成。(2)主要功能①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②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③排泄代谢废物2、消化性溃疡的概念:简称溃疡病,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3、溃疡与糜烂的区别:溃疡:病变深度达到或穿透黏膜肌层,直径多大于5mm。糜烂:病变深度不超过粘膜肌层,仅局限于粘膜层。4、好发年龄与人群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女性,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无显著性别差异,前者的发病年龄比后者早10 年左右。二、病因和发病机制消化性溃疡是多种因素所致的疾病,不同的患者致病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其中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粘膜屏障降3 讲 授 内 容旁批低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药物因素、精神神经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均和本病的发生有关。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这种失去平衡可能是由于侵袭因素增强,也可能是防御、修复因素减弱,或者两者都有。 GU 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防御、修复因素的减弱,而DU 的发生主要是胃酸分泌过多、侵袭因素的增强。1、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1)上皮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消化性溃疡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