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魏巍和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和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_第1页
1/6
魏巍和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_第2页
2/6
魏巍和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魏巍和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和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打开文本图片集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战地通讯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38 军 112 师 335 团 1 营 3 连官兵拼死守卫松骨峰的英雄事迹,一经发表即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从此“最可爱的人”也成为了志愿军的代名词。 这篇影响和教育了新中国几代人的红色经典作品究竟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其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在革命烽火中成长 魏巍,原名魏鸿杰,1920 年 3 月 6 日出生于河南郑州市的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从小酷爱读书的他,在县立第七小学学习期间就读完了《儒林外史》《元曲选》等古典文学作品,同时还看鲁迅、郭沫若、茅盾等我国现代作家的作品,给自己打下了文学基础。这时的他已经开始尝试写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并向当地出版的《华北日报》《大华晨报》《通俗日报》《中州日报》和《大东商报》等报纸的文学副刊投稿。 小学毕业后,魏巍进入郑州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上学。在校期间,他同时担任好几家报纸副刊的特约撰稿人。1937 年夏,魏巍从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后,听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正在招生的消息。9 月,魏巍拿着学校国文老师黄正甫(即黄云海,中共地下党员)开的介绍信秘密离开郑州,直奔西安,却赶上新招收的一批抗大学员刚离开西安赴晋南一带。他只好星夜兼程折回潼关,渡过黄河,一直往北追赶,到晋南的洪洞县时,终于赶上了这支队伍。他在马牧村以“魏巍”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先编入第 115 师随营学校的学兵队,不久又转到这个师部的军政干部学校。当时,总部随营学校驻在洪洞县的白石村,在此他第一次见到了尊敬的朱德总司令,并写下了长达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00 行的诗歌《黄河行》。 直至 1938 年,魏巍才随总部随营学校抵达延安。他原想入鲁迅文学艺术院(以下简称鲁艺)学习,却被组织上分配到抗大第四期四大队二队的军事队学习,不久转入政治队,并于同年 4 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他积极参加了由诗人柯仲平、田间等在延安发起的街头诗运动。魏巍将长诗《黄河行》寄给在鲁艺任教的诗人何其芳,何其芳看后对这首诗表示肯定,并写了《读后感》一文。次年,《黄河行》连同何其芳的读后感,在西安进步报纸《国风日报》文学副刊上发表。 从抗大毕业后,魏巍参加了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的“前方战地记者团”,于 1939 年初离开延安,奔赴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魏巍和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