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感恩教育在德育教育的运用 1 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新时期的中职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长期的成长中,学生都被家长含在嘴里、捧在手心里,这部分学生会表现出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只有索取,缺乏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不知回报养育自己的父母以及培育自己的社会和学校。中职德育课程要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唤起中职生的感恩意识,干预他们的内心世界,发掘他们积极善良的一面,在生活的细节中发现美与正能量,提高他们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自身的幸福感。 2 当前中职生的感恩意识现状 2.1 家庭方面。中职生大部分都是 95 后学生,且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娇生惯养的过程中,形成了冷漠、自私的性格。虽然孝敬父母被中华民族视为传统的美德,但是,很多中职生都没有意识到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不容易,并未考虑过怎样去回报父母的养育恩情,只是一味地向父母索取钱财,满足自己自私的心理,同学间比吃、比穿等现象比比皆是。笔者曾接触过一位学生,由于常常旷课,与其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常常向家里要钱。据了解该学生家长是个普通农民,孩子是家中独子,总是要什么就给什么,就是学习不用功,不知上进。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人们对于自己父母、亲人的感恩之情,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去孝敬和感恩的人,是不会爱国家、爱社会、爱他人的。2.2 社会方面。大部分中职生比较珍惜自己学习专业技术的机会,对于社会、国家以及自己的家人会存有感激之情,会在实践当中根据自己的能力给予回报。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把社会、国家和他人对自己的帮助看成是应该的,没有一点感恩之心,好像整个社会都欠他的一样。 3 加强中职生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究 3.1 通过感恩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引导。3.1.1 以思政课为应用主渠道在中职教学体系中,思政课是德育教育的关键途径。老师要将其作为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结合学生的实际及教学内容,以感恩意识为指导,对学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开展德育教育。感恩教育要有震撼力、感染力和吸引力,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使其明白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3.1.2 设置专职心理老师当前的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设置专职心理老师,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心理疏导中,与家长和班主任形成协同机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治疗,提高感恩教育的应用效果。3.2 通过家长与学校的配合,深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