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院员工服务规范手册序言一、总则医院在全院范围内推行“规范化优质医疗”服务,旨在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保障体系,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给病人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把“人性化服务”融于医疗保健服务的全过程。本《服务规范》是为此而修定的指导性文件。二、总体目标与定位我院医疗保健服务的对象是患者及健康人群,他们来自社会各方,其生理表现、人文特征、希望与需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同。因此,医疗保健服务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遵循“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管理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服务。本《服务规范》构筑了“规范化”服务的基本框架。医院是医学的主阵地,医学具有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内涵。在医疗保健服务中,高超的医护技术与厚重的人文关怀是医学双重内涵的展现。本《服务规范》体现了医学双重内涵的基本要求。创新是医院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升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的主要驱动力。创新需要三要素形成支持体系,即技术与设备的支持、管理的支持以及文化的支持。本《服务规范》的制定与推行,是强化管理、实施品格导向的一项举措。它为各岗位的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综上所述,本《服务规范》的总体目标与定位是:构筑规范服务的基本框架;体现医学双重内涵的基本要求;形成服务创新的基础支持。以追求外在品质,内涵品味,逐步树立我院优质服务的品牌形象。一、语言优质服务1、为什么要倡导语言优质服务?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不仅仅取决于我们说了什么,还取决于我们怎么去说,词汇的运用、词调的高低都决定着说话人投入情感的多少,专家与患者的交流,不仅仅是对病情的探讨,还是心灵的交汇。与健康人相比,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的语言显得更加敏感,如果我们能合理地运用语言技巧,不仅会使患者感受到温暖、愉快,而且还有利于疾病的康复。2、语言优质服务基本要求语言选择:根据患者的语言习惯,医务人员应尽量采用相同的语言或方言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有一种亲切感、亲近感,有利于在诊疗过程中得到患者的配合与支持,同时也树立患者对医院的良好印象,提高患者对本院的满意度与信任度。音调:语音要轻柔,吐词要清楚;让来电者从语调中体会到你的热情,给人以亲切感,对于老年患者和语言有障碍的患者,要更耐心的倾听,交流语速尽量缓慢。3、常用的礼貌用语3.1常用交谈用语问好类:欢迎、欢迎您、您好、早上(中午、晚上)好。道歉类:请您稍后,请您等一下/感谢您的耐心等待;实在对不起、抱歉、实在抱歉/我很理解您的心情、请您慢慢说,有事我们会尽力为您解决。接待类: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吗?请坐、请到这边来/您哪里不舒服,我马上就过来/让您久等了。道别类:不用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请您按时吃药,有疑问随时和我们联系;您某月某日需要复诊,到时候请您来找我;请您按时来复诊;请慢走!祝您健康!祝您早日康复!特殊问候:“新年好”“节日快乐”“生日快乐”。3.2常用的称呼用语一般称呼:先生、小姐、女士、老师、同志、师傅、大爷、小朋友等,不要直呼患者的床号。特殊称呼:ⅹⅹ经理、ⅹⅹ主任等。3.3使用文明用语敬语:如您、请大家、请各位、贵公司、贵酒店等。雅语:如洗手间、卫生间、用餐、对不起、失陪了、多指教等。致谢语、致歉语:如十分感谢、对不起、请原谅、请多包含。征询性用语:如,您介意吗?推辞性用语:最好以“对不起”来开头。招呼语、告别语:做到来有迎声:您好、早上好!;做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谢谢请慢走;祝您健康。忌语:忌讲粗话、脏话、与死相关、不吉利的话,忌过分使用专业用语。4、交谈时的注意事项交谈时,用柔和的目光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并通过点头表示理解患者;严禁在患者面前大声说笑,表情夸张、手舞足蹈。讲话时,“请”、“对不起”、“您”、“谢谢”、“不用客气”等礼貌用语要经常使用;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话题,如果患者讲话抓不住主题,应引导患者向自己需要了解的话题转变,不宜说“够了,我知道了”之类的语言。总之,在医院应提倡文明热情“五声”:欢迎声、称呼声、关心声、致歉声、送别声;杜绝粗俗冷淡“五声”:藐视声、烦躁声、否定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