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听后感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听后感_第1页
1/2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听后感_第2页
2/2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听后感《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听后感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容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很容易上成思想品德课。李老师在教学中能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使这一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教学过程中,李柳娇老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几组数字。并引导学生将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比如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连续用了“20 多年”、“6 次”“50 多岁”“500 多万”等数字,李老师让学生说说从这些数字中,你读出了什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20 多年”包含了多少日日夜夜、风霜雨雪、酸甜苦辣!“6 次”修改,意味着谈迁不知查阅了多少史料,不知亲自考察了多少地方,反复查证,反复修改,这“6”字包含了多少艰辛和心血啊!从中学生感受到了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再如第四自然段中写到“新写的《国榷》共 104 卷,428 万 4 千字……”李老师让学生思考:从“104”、“428 万 4 千”中,你又有什么感悟呢?通过沟通,他们知道了这是谈迁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用生命铸就而成的,是对谈迁奋斗一生的最好回报。读着这些数字,学生不禁对谈迁肃然起敬。 以学定教。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方案时,李老师本着这样的理念:让学生充分地参加到课堂中来,积极地回答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所以李老师在课堂上,大胆的让学生们分小组去预习,让小组组员展示他们的预习成果,达到了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有效对话的效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听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