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道梗阻(上气道堵塞)【病因】(一)发病原因临床上,上气道阻塞虽较为少见,但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这类原因主要包括:①气道瘢痕狭窄:多为气管插管或切开术等治疗所致;② 气道壁病变:如咽喉部软组织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肿大、声带麻痹、喉或气管肿瘤、气管软化以及复发性多软骨炎等;③ 气道腔内病变:以气道内异物为多见,以及带蒂气管内息肉或肿瘤和炎性肉芽肿;④ 气道外部压迫:气道周围占位性病变如甲状腺癌,脓肿、血肿或气体的压迫;⑤ 气道内分泌物潴留:呼吸道出血或大量痰液未能咳出,胃内容物大量吸入等。兹将引起成人和儿童不同解剖部位上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总结于表 1,供临床诊断时参考。极少数情况下,功能性声带异常或心理性因素,亦可引起上气道阻塞。(二)发病机制上气道解剖:呼吸系统的传导气道包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细支气管直至终末细支气管等部分。根据周围小气道和中心大气道在机械力学等呼吸生理功能上的不同,一般将呼吸道分为 3 个部分,即:①小气道,指管径小于 2mm 的气道;② 大气道,指隆凸以下至直径 2mm 的气道;③ 上气道,为自鼻至气管隆凸的一段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及气管等,见图 1。通常以胸腔入口或胸骨上切迹为界将上气道分为胸腔外上气道和胸腔内上气道两个部分。胸腔外上气道包括下颌下腔(包括可产生 Ludwig 咽峡炎的区域)、咽后腔(包括可生产咽后脓肿的区域)和喉部。广义的喉部范围上至舌根部,下至气管,可分为声门上喉区(会厌、杓会厌皱襞及假声带)、声门(包括杓状软骨的声带平面内的结构)和声门下区(为一长约 1.5〜2.0cm,由环状软骨所包绕的气道)。气管的总长度为 10〜13cm,其中胸腔内的长度约 69cm。胸腔外气管的长度约为 2〜4cm,从环状软骨的下缘至胸腔入口,其在前胸部约高于胸骨上切迹 1〜3cm。正常气管内冠状直径,男性为 13〜25mm,女性为 10〜21mm。引起气管管径缩小的因素有以下几种:① Saber 鞘气管;② 淀粉样变性;③ 复发性多软骨炎;④Wegener 肉芽肿;⑤ 气管支气管扁骨软骨成形术;⑥ 鼻硬结病;⑦ 完全性环状软骨;⑧Down 综合征。上气道阻塞的病理生理学:正常情况下,吸气时,呼吸肌收缩使胸内压力降低,气道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气体由外界进入肺内;相反,呼气时,呼吸肌松弛使胸内压力升高,气体由肺内排出体外。急性上气道阻塞则可直接影响机体的通气功能,外界的氧气不能被吸入肺内,机体代谢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