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挑战 三重磨练 三段成长——记市、省、全国赛课历程时光飞逝,回忆参加市、省、全国赛课至今已经两年了,可似乎一切仍然历历在目,记得同事们集体帮我备课,记得区教研室陈同亮主任、市教研室徐永泰主任、赵云主任给与专业的指导,记得王恒富特级教师和贾峰老师给与我的全程辅导,不禁眼眶湿润,三次大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们的帮助,是他们把我推上了获奖席,在此再次对他们表示感谢!曾经有同事说,参加赛课就像要脱层皮,而我 8 个月内赛了三次,而且一次级别比一次级别高,脱了三层皮,脱胎换骨,从一名普通的高中政治教学新手成长为一名有着大赛经验的校内教学能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三次大赛的备赛过程,和我的三次蜕变、三次成长,与各位共勉。借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治学的三种境界来概括这三次大赛对我的磨练,可能不是很恰当,可是我内心的成长却有着这样的感受,如有不当,还请各位批评指正。第一部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当知道要参加市里比赛,且赛课题目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情绪是很烦躁的,因为这一框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制度层面的知识讲解很难体现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经过我们政治组的集体备课,大家一致觉得赛课要出新意,教学设计不能落入俗套,可究竟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呢?经过赛前五天的不断的修改,最后设计为:从学生身边的关注的问题导入,如附中门口交通安全问题、附中北面护城河污染问题等,提出问题再启发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其中方法之一是向人大代表反映督促问题的解决,以此导入对我国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习,正当学生学习兴趣较浓时我又抛出三个信封,带来三个问题,解答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就清晰了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选择先打开哪一个信封时,学生发生分歧,此时让学生提议如何解决,学生往往会说:举手表决,票数多的先打开,这个小环节实质就为后面理解“什么是民主集中制”作了铺垫。三个信封的打开,三个问题一一呈现:对第一个问题“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产生的”问题的回答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对第二个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是什么”关系“的回答明确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对第三个问题“国家的大政方针由全国人大审议决定,地方行政区域重大问题是否交由全国人大审议?”的探讨明确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探讨这些问题,我还给出了一些辅助材料,加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