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兰科考第一人陈宗器无悔的生命传奇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九十一年前的今日,乱世当道,却有一支庞大的科考驼队,迈着坚实的步伐向西走去,天苍苍、野茫茫,他们义无反顾、无所畏惧。这就是著名的“西北科学考察团”,第一次中外谈判史上国人爱国主义胜利的产物,一个中外平等合作的科考团体。西北科学考察团中,中方团员的科考成绩很卓著,他们抱定强国富民、献身科学的决心,刚出包头不久就发现了白云鄂博大铁矿(丁道衡先生),然后又以恐龙化石(袁复礼先生)、土垠遗址(黄文弼先生)等一系列考古发现及楼兰罗布泊探秘科研成果(陈宗器先生)震惊世界。俱往矣,蓦回首,只见那遥远天际平沙莽原之中,刘半农先生、徐炳昶先生、袁复礼先生、黄文弼先生、陈宗器先生、李宪之先生等先辈勇士,正身披璀璨霞光巍巍屹立。1929 年,年轻学者陈宗器时年三十一岁,是西北科学考察团第二批出发的“戈壁组”成员。戈壁组一共六名团员,他们是瑞典古生物学家柏利、考古学家沃尔克·贝格曼、古生物学家贝歇尔、地质学家尼尔斯·霍涅尔、人种史讨论者蒙杰尔。陈宗器是其中唯一的中方团员,是当时国立中央讨论院物理所派来的学者。在人高马大的瑞典人眼中,这个小个子中国人显得瘦小单薄,但不久他们就发现,中国学者陈宗器文质彬彬,在他那不事张扬的外表下一举一动都干凈利落,显现出他内心的自信、果敢,而且他性格开朗,工作起来积极、热情。在十分艰苦的漫漫征程中,一天下来,瑞典人会各自发表这样那样的意见,争论不休。而陈宗器则默默坚定地做着该做的工作,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从不犹豫。在将近四年生死与共的合作中,他们知道了这位小个子的中国人是多么的了不起。戈壁组自百灵庙出发前,考察队员们尊敬的斯文·赫定博士专程来看望大家,陈宗器就是在这里,第一次结识这位大名鼎鼎、被他仰慕已久的赫定博士的。赫定博士很随和、幽默、健谈,他向陈宗器交代了此次考察的任务:一要测定准确的子午线位置;二要测量地形并绘图;三是到达目的地后,还要测定重力和地磁场。赫定博士送给陈宗器一本英文版《我的探险生涯》,并和他亲切交谈。那夜陈宗器彻夜未眠,一口气拜读了赫定的探险经历:二十岁横越中亚进入波斯,二十五岁随一支驼队进入中国西部重镇喀什,从此与中亚、中国西部探险结下不解之缘。三十岁时他九死一生穿越塔克拉马干,断水断粮七天七夜奇迹般生还……后来,又发现了两千年前的古城楼兰……第一次探访楼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