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作品结构分析 第 1 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第 2 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 3 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第 4 段: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第 5 段:写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第 6 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第 7 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 8 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 1 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 2—6 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 7—8 段)写“景中人”,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情)二.1. (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2. 从结构上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贯穿全文的感情是难以摆脱的“不宁静”,是笼罩在作者心头的哀愁。“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奠定了全文感情的基调。3. 心里颇不宁静(第一段:孤寂的氛围、淡淡的哀愁)路、树、月(第二段:幽僻、寂寞、蓊蓊郁郁的、月光淡淡的)独处,到了另一世界里(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六段: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蝉声、蛙声)可惜我们现在早已经无福消受了(第 7、8 段:热闹、风流、嬉游、有趣)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第九段:到底、惦着江南、猛抬头)心里颇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着江南(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仍是淡淡的哀愁三.第四段1、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2、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 1 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 2 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