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言情词三首赫然与溘然2013 年 1 月 8 日,《辽沈晚报》C02 版刊有《姜昆发来唁电》一文,其中称 :“惊闻金炳昶先生仙逝噩耗,心中悲痛,无法名状。作为东北相声捧哏大师,金炳昶为相声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今先生赫然长逝,请家人节哀。”文中的“赫然”用得不妥。“赫然”,《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有二:一是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如巨幅标语赫然在目;二是形容大怒,如赫然而怒。这两个释义用在上文中显然都不合适。从金炳昶的家人和他的老搭档杨振华的叨念中得知,金炳昶是突然去世的。因此,“赫然”改为“溘然”就恰当了。“溘然”即表示忽然发生。“溘然长逝”常被用来表示某人突然去世。——摘自《咬文嚼字》2013 年合 订本,作者:董宝林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谥元献,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自小聪慧,少年以神童应召,赐同进士出身。仕途显达,官至宰相。他喜欢宾客,乐于引荐人才,爱好文艺。他家常常尽日宴饮,宴必“歌乐相佐”,他的家庭实际就是一个文艺沙龙。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因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始为武弁,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文职,一直沉沦下僚。官终太平州通判,58 岁致仕,退居吴下(苏州)。(续上表)作品 晏殊词现存 130 多首,编集成《珠玉词》。秦观流传下来的词作只有 90 首左右,但这些作品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有《淮海词》。贺铸所作词有 500 多首,今存286 阙(含残篇短句)。其词集《东山词》(一名《东山寓声乐府》),又名《贺方回词》。词的押韵律诗的规则是,在同一首诗中,要么都押平声韵,要么全押仄声韵。而词则不同。每个词牌对韵脚都有明确规定。有的词牌押平声韵;有的押仄声韵;有的则是平声字和仄声字互相押韵,即韵脚既有平声字,也有仄声字。这叫平仄互押,或平仄通押。如: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曲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首词的上、下阕用的是两个不同的韵,不仅平仄不同,而且韵母不同。这个词牌本身要求这样转韵。槛菊(jiàn) 不谙(ān) 彩笺(jiān) 迢迢(tiáo)锦瑟(sè)“皮”是个会意字,金文的形体像人手持平头铲刀剥取兽皮之状。本义是剥取兽皮,引申为动物的皮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