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郁闷的几个文学家 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其间仅有个别朝代政治清明,君主开明,有才华有抱负的知识分子能尽情驰骋自己的文学才华,实现其政治理想。大部分时候,有抱负有才华的知识分子是难以施展自己抱负的。 盘点这些文学家,对于他们出众的文学才华和他们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之间强烈的反差有人为他们作了一个排名,他们分别是第一名唐代李商隐,第二名明代徐渭,第三名西晋阮籍,第四名清代黄景仁,第五名清代汪中,第六名唐代陈子昂,第七名西汉司马迁,第八名唐代杜甫,第九名南宋陆游,第十名战国屈原。本文则按其生活的朝代之先后逐一介绍他们的郁闷。 一、屈原【战国】——“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原是中国第一个大诗人。小时候念过《新三字经》,里面说屈原的那段话现在还记得:“楚屈原,赋离骚,投汨水,品格高”。他是够郁闷的,被小人上官大夫进了谗言,又被楚怀王流放。最后国破人亡,慷慨赴死,连命都搭上了。 但在我这,他只能排第十名,至于理由嘛,一是感觉他有点自恋,你看《离骚》里写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翻译成白话就是“我的血统真高贵呀,我的生日真吉祥!我的外表帅呆了,我的名字也真棒!我不仅很内秀啊,而且还很有特长!”你说他自恋不自恋。这种人就觉得地球得围着他转,不错,屈原是宁折不弯,但宁折不弯的背后恐怕还有点心高气傲,视同僚如草芥,所以他的郁闷有点自找。 还有就是他毕竟跟楚王沾亲,出身高贵,前半辈子基本上没吃过什么苦,又位高爵显当过楚国的副总理,活跃在战国末期的政治舞台上。他被楚怀王信任过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说他在有生之年也算部分实现了人生理想的。 二、 司马迁【西汉】——“哀莫痛于伤心,诟莫大于宫刑” 司马迁继承父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太史令虽然官位不高,但对他来说足够了。他的遭遇是人尽皆知的。当时飞将军李广有个孙子——李陵,跟匈奴打仗,寡不敌众,迫不得已投降。汉武帝要诛他九族,实在太过分。司马迁于心不忍,只是出于人道主义多了一句嘴,便飞来横祸,被施宫刑。这当然是奇耻大辱,何止郁闷。这还不算,武帝还特意给他安置了一个官职——中书令。这个官在汉代一般都是由宦官充当,像是故意羞辱司马迁。 司马迁的郁闷是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郁闷,但是他到最后应该不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