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22 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22 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1页
1/16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22 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2页
2/16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22 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3页
3/16
文本 22 赤壁赋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默写全文。2.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的理性思辨中所表现出的乐观旷达的情怀。3.理解赋的文体特点,赏析本文情、景、理交织的艺术特色。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壬戌( ) (2)举酒属客( )(3)窈窕( ) (4)徘徊( )(5)万顷( ) (6)冯虚御风( )(7)桂棹( ) (8)余音袅袅( )(9)嫠妇( ) (10)愀然( )(11)山川相缪( ) (12)舳舻( )(13)酾酒( ) (14)横槊赋诗( )(15)麋鹿( ) (16)蜉蝣( )(17)肴核( ) (18)枕藉( )答案 (1)rén xū (2)zhǔ (3)yǎo tiǎo (4)pái huái (5)qǐnɡ (6)pínɡ (7)zhào (8)niǎo (9)lí (10)qiǎo(11)liáo (12)zhú lú (13)shī (14)shuò (15)mí (16)fú yóu (17)yáo (18)jiè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七月既望: (2)少焉: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击空明兮溯流光: (5)渺渺兮予怀: (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7)泣孤舟之嫠妇: (8)苏子愀然: (9)舳舻千里: (10)酾酒临江: (11)横槊赋诗: (12)举匏尊以相属: (13)寄蜉蝣于天地: (14)渺沧海之一粟: (15)哀吾生之须臾: (16)知不可乎骤得: (17)托遗响于悲风: (18)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9)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0)相与枕藉乎舟中: (21)不知东方之既白: 答案 (1)望日的后一日。望,月满为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2)不一会儿。(3)纵,任凭;一苇,喻指苇叶般的小舟;如,往;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4)空明,水月交相辉映的江面;溯,逆水而上;流光,在水波中流动的月光。(5)悠远的样子。(6)余音,尾声;袅袅,婉转悠长。(7)寡妇。(8)忧愁凄怆的样子。(9)首尾衔接的船只。文中指战船。(10)滤酒。文中指斟酒。(11)横执着长矛。槊,长矛。(12)用葫芦做的酒器。匏,葫芦的一种;尊,同“樽”,酒杯。(13)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促,仅数小时。(14)渺,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得像;沧海,大海。(15)片刻,形容生命之短。(16)骤然,突然。(17)遗响,指洞箫的余音;悲风,指秋风。(18)曾,竟;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19)是,此、这;造物者,即大自然;无尽藏,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20)相互枕躺在一起。(21)天已经亮了。既,已经。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如冯虚御风: (2)山川相缪: (3)举匏尊以相属: 答案 (1)同“凭”,凭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22 赤壁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