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快 乐有人曾经这样说:“笑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镇静剂。”追求快乐和欢笑是人生乐观的表现,但真正的快乐和欢笑不来自于浅表的生活,因为它需要敏锐的悟感、睿智的大脑、幽默的品性和善于表达的语言。钱钟书先生的《论快乐》正是这样一篇睿智幽默、广博深湛、字字珠玑的智慧之作。他旁征博引,连类引譬,贯通古今中外,笑侃人生;他洞幽烛微,引经据典,寄情字里行间,启迪人心。论 趣人生在世,生活的动机各不相同。有的人为了名,有的人为了利,有的人为了权……人生态度不同,造成兴趣各异。假如读书而论钟点,计时治学,必永远不成器。要学后有成,就单靠这“趣”字。“趣”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趣”是启发心智的酵母,是变蒙昧为有知的导师。林语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幽默大师,他生性幽默,妙语迭出;他也是一个真正懂得生活趣味的人。他的这篇《论趣》,闲适清淡中包含哲理,质朴率性又幽默风趣,正如人们对林语堂其人的评价一样:充满了东方民族的睿智和机警,又具有自然逍遥、无拘无束的精神。命 名 记孔老先生早就教导我们“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在东方文化中,“名”可谓重要,中国人对“名”的重视程度可能是无出其右的了。然而,移居美国的老崔儿子的名字却因为中西发音不同而遭遇同学的哄笑。其取名历程的曲折也非我们始料能及。最后,辗转反侧、冥思苦想为孩子取了“爱德华”一名,结果,在通知老师其名时,又遭遇与校长祖先同名的尴尬。幽默风趣的语言、滑稽可笑的情节,尽显中西文化的不同。8 论 快 乐江 村杜 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辗转来到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拈来《江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象的。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键的话,提挈一篇旨意。中间四句 , 紧紧贴住“事事幽”来写。 梁间燕子 , 时来时去 , 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 , 忽远忽近 , 相伴而相随。“老妻画纸为棋 局”的痴情憨态 , 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