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亲情写作指导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苹果 (台湾 汪桃源) 小时候我们在乡下生活,说起来蛮累,蛮苦。 那时候,我们最爱吃的是苹果,父亲却一直舍不得买。可能是苹果太贵了。有一天,父亲到台北出差,难得买了一个苹果回家。 父亲削妥苹果后,切成 5 等份,我们每人一小片。哎,那么薄,那么少。但是我们却不敢多讲,父亲发现我们面有难色,欲言又止,不由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是 20 多年前的事了。现在,我已为人母,已能体会出父亲当时的苦衷。回想当初,一个苹果分成 5 片,每个小孩一片,我们却嫌少嫌薄,而没有考虑到爸爸,妈妈连一小口也没有尝到! 如果,那时候我们能要求将苹果切成 7 片,让爸妈尝一口,那么就会留下一个多么美好甜蜜的回忆呀! 当我们享受爱时,不一定感受得到爱,也很少想到回报。请以“面对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不少于 500 字。 写作导引: 作家毕淑敏说,“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详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价。要有孝心,需得从小培养”。作家毕淑敏的这段话会给我们以很深刻的启示。 这是一个人情味比较浓厚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在写作中经历一次情感沐浴,加深一下对亲情的认识,有利于提高考生的思想素养。亲情也是人类从古到今常谈不衰的话题,因而此文题可使考生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利于考生写出真情实感。 “亲情”的内涵较为宽广,涵盖了母爱、父爱、兄弟姐妹之爱等等,在比喻的意义上它还可以包括亲戚、朋友以及特定的人群中的互相关爱。当然,对考生来说,我们主要还应该以写母爱、父爱、兄弟姐妹之爱为主,这也是由我们目前的生活经历所决定的。要写好这篇记叙文,在选材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选材要小。此文可选择的面较大,最好写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在立意上则求大一点,即能反映的社会意义较为普遍,较为深刻一点。“亲情”不光表现在关键时刻、危险之中,更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