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课例分析一、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掌握;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课文情节简单但生动,内容 容易把握。故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及“以读促写”,既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又通过阅读带动写作,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在课文中选 用事例”和“如何运用事例”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 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3、 以读促写,通过单项训练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三、教辅工具:电脑 [来源:学科网]四、课时安排:3 课时 五、授课时间:2006、2、20(第一课时),2006、2、21(第二、三课时) 五、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来源:学&科&网]一、导入: (电脑显示一:项羽自刎乌江的一幅画) 师:画面上的人物是—— 生:项羽!(兴奋) 师:请用一句话为画面上的人物“画像”。 生:(略。回答中的关键词: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 师:很好!看来,项羽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相去甚远。的确,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 [来源:Zxxk.Com]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二、教师朗诵全文。 [来源:学科网]作用: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Zxxk.Com]师:从同学们脸上的表情看得出来,大家还沉浸在项羽之死的悲剧氛围中。项羽不愧是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让我们整理一下心情,进入第一个学习环节。 电脑显示二:学习阶段一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