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相互作用新课标要求:1.内容标准(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例 1 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如获得弹力或减缓振动等).例 2 制作一个简易弹簧秤,用胡克定律解释其工作原理.(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例 3 研究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在不同夹角时的合力大小.2.活动建议 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静摩擦的实例.第一单元 力的概念与常见力分析考点解读典型例题知识要点一、力的基本知识:1.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产生形变;(2)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物体运动状态变化).3.力是矢量,要准确表述一个力,必须同时指出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4.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2)按力的效果分有:拉力、压力、支持力、回复力、向心力等.5.四种相互作用(1)相互吸引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2)电磁相互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3)强相互作用:作用范围只有 10-15m.(4)弱相互作用:作用范围只有 10-15m,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 10-12.(例 1,针对练习 1)二、三种最常见的力:1.重力(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2)重力的大小:①由G=mg 计算 ②用弹簧秤测量,物体处于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重力的大小.(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4)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①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心.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例2,针对练习2)2.弹力:【例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B.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同,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物体竖直上升,是因为竖直方向受到升力的作用【例 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物体在赤道上受的重力最小D.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