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点分类汇编 09★★光电效应⑴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右图装置中,用弧光灯照射锌版,有电子从锌版表面飞出,使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带正电。)⑵ 光电效应的规律。①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 ν0,只有 ν≥ν0才能发生光电效应;②瞬时性(光电子的产生不超过 10-9s)。⑶ 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 E 跟光的频率 ν 成正比:E=hν ⑷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 k= hν --W ( E k 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W 是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 的功。)7、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波粒二象性:干涉、衍射和偏振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因此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正确理解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波是一种概率波,对大量光子才有意义。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粒子,是指其不连续性,是一份能量。⑴ 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⑵ν 高的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ν 低的光子容易表现出波动性。⑶ 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⑷ 由光子的能量 E=hν ,光子的动量 表示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 ν 和波长 λ。由以上两式和波速公式 c=λν 还可以得出:E = p c。十七 原子物理1.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式模型)α 粒子散射实验:是用 α 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 α 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卢瑟福由 α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 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 。 由 α 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是 10-15m。2.玻尔模型(引入量子理论,量子化就是不连续性,整数 n 叫量子数。)⑴ 玻尔的三条假设(量子化)① 轨道量子化 rn=n2r1 r1=0.53×10-10m② 能量量子化: E1=-13.6eV★③ 原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 hν = E m- E n⑵ 从高能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