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中历史 第3课 宋明理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2高中历史 第3课 宋明理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2
2012高中历史 第3课 宋明理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2
第 3 课 宋明理学考试说明学习要求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1. 掌握理学形成的背景,弄清宋代儒学的发展。2、列举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影响。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3、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的传播。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有了新发展。2、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概况:(1)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2)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尊道、礼佛、崇儒。(3)随着佛、道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正统地位,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二、宋朝的程朱理学1、理学兴起的背景:① 北宋时期,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抨击佛道;② 魏晋以来三教合一,使儒学更为理性化,思辨化。③ 北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2、理学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3、代表: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4、主要思想:二程朱熹核心思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理气论,“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气;天理和伦理道德的关系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人伦道德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提出心性论,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识论格物致知,贯通明理更认为物指天理人伦,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思考: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②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是天理 ,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③存天理,灭人欲。④格物致知,贯通明理,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5、程朱理学的影响: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②朱熹是宋朝理学集大成者,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③ 他的思想还远及日朝以及欧洲。在日朝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南宋)思想主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万物都在心中。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说明:考试说明中并无此内容,此属于新版教材新增内容。)2、王阳明(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1)思想背景:明朝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中历史 第3课 宋明理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