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中历史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2高中历史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3
2012高中历史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3
2012高中历史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3
第 17 课 毛泽东思想:考试说明学习要求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等方面的论著以及思想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1.从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到 50 年代末,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是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进程如影相随的,是建立在具体的阶段性影响的基础上的,概述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思想。2.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3.联系必修Ⅰ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必修Ⅱ中“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等史实,认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背景和实践意义。 一、历史背景:1、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2、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3、时代需要:中国处于双半社会,需要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4、实践基础:以毛为代表的中共长期革命实践及总结。二、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1、萌芽发端:建党到大革命时期(1921-1927)① 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② 思想:提出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点2、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① 著作:《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治为什么能够存在》② 思想: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3、形成体系: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① 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② 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革命的两步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③ 确立为指导思想——中共七大 1945 年4、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前夕)——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① 著作:1949 年 七届二中全会讲话、《论人民民主专政》② 思想:七届二中全会规定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③ 意义:为人民政协制定共同纲领提供指导和新中国成立奠定理论基础●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① 工作重心转移:农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②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中历史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