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4年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类提高知识讲解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4年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类提高知识讲解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1/16
2014年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类提高知识讲解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16
2014年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类提高知识讲解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3/16
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1.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了解“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两种常用的具体分类方法。 2.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3.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 【要点梳理】要点一、简单分类法 1.分类法的涵义: 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并且形成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它也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分类能帮助人们迅速找到所需要的物品或信息,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方便的工作方法。在社会生活、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化学研究领域,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2.分类的方法: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要点诠释:分类中要注意的问题 (1).确定分类的标准 当分类的标准确定后,同类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举一反三;对不同类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2).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如“交叉分类”法),以弥补单一分类法的不足,提供关于事物的更多方面的信息。例如,利用交叉分类法,Na2CO3既可以是钠盐,也可以是碳酸盐。又如,以下四种酸的交叉分类见下图: (3).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即采用“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确定更细的标准,对同一类物质进行再分类。这种分类法便于系统认识物质,强调了不同类别物质的内在联系,每一类物质之间没有交叉关系,培养了思维的系统性和严谨性。要点二、化学物质的树状分类法 要点诠释:物质的分类】1.氧化物: (1)氧化物的分类 从组成元素分:金属氧化物,如 CuO、Al2O3; 非金属氧化物,如 CO、CO2; 从性质上分: (2)注意: ①.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 、H2O 属不成盐氧化物;②.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属酸性氧化物;③.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Mn2O7属金属氧化物;④.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酸: 按酸是否含氧元素,可分为 H2SO4按照上面的分类可以是二元酸、强酸、稳定性酸、难挥发性酸。3.碱: 按溶解性,可分为 4.盐 按是否含有氧元素,可分为 按酸碱中和反应程度,可分为 Na2CO3属于含氧酸盐、正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4年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类提高知识讲解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