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阜宁中学 2010 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一·专题 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内容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教学要求】1.简要归纳欧洲共同体形成和扩大的基本过程,了解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的表现。2.叙述中国振兴所历经的阶段与概貌,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基本情况。3.概述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表现。4.感受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增强振兴中国的使命感。【考试说明】1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2 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3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考点解读】一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1 原因(2)形成:①1951 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 6 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②1958 年,法、德、意、荷、比、卢 6 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③1967 年,1965 年 6 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3)扩大①1973 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一次扩大.②1979 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关系。③1981 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④1986 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三次扩大。(4)影响① 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② 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③ 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2 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原因:(1)把经济发展作为立国之本,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2)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对外经济。(3)重视教育。(4)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表现:(1)60 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号经济大国;(2)1987 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3)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 (4)是世界债权大国、贸易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3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2)人物: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3)时间: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