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 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小结 新人教版必修 2考纲目标 课标要求目录教材内容精解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三个版本的共性三个版本的主要差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概述 20 世纪50 年代至 70年 代 我 国 探索 社 会 主 义建 设 道 路 的实践,并总结其经验教训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背景:新中国的建立、国民经济的恢复。(2)概况:①“一五”计划;② 三大改造◎十年探索与失误:(1)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 :① 国内的主要矛盾。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调整:1960年冬,中共中央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动乱期间的国民经济:“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人教版和岳麓版都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而人民版未提及◎人民版和岳麓版都提及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通过或制定◎对于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人教版和岳麓版提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人民版没有提及◎关于“文革”期间的国民经济,人教版和人民版都介绍了“文革”对国民经济建设的破坏情况和周恩来、邓小平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整顿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了 解 中 共 十一 届 三 中 全会 有 关 改 革开 放 决 策 的内容,认识其对 我 国 开 创社 会 主 义 现代 化 建 设 新局 面 的 历 史意 义 。 讲 述家 庭 联 产 承包 责 任 制 和国 有 企 业 改革 的 主 要 内容,认识改革与 社 会 发 展的 关 系 。 了解 我 国 建 立社 会 主 义 市场 经 济 体 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 年 10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① 邓小平在 1992 年的南方谈话。② 1992 年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