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元素周期律第 1 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以及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2.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3.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和内容,能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的规律。 元素周期律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在课堂教学的结构上,应当体现出教材本身逻辑系统的要求,同时应让学生用探究模式实验验证、自行推理,多思考多交流,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1)电子层的含义多电子原子里,电子分别在①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人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之为电子层。(2)电子层表示方法电 子 层数 n1234567字母②K ③L ④M ⑤N ⑥O ⑦P ⑧Q (3)电子的能量与运动区域① 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⑨较低;②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⑩较高;③ 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是K 层,该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最低。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能量最低原则”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K 层,充满后再填充L 层,依次往后填充。二、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从1 到 8 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从左到右依次减小的周期性变化(0族元素除外)。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一般从+1 价依次递增到+7 价,经过稀有气体,然后又重复出现。负价从-4 价变化到-1 价。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上一般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化合价一般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8 。4.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1)钠、镁、铝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单质 与 水 反 应 的 条件与酸反应剧烈程度比较生成碱的碱性强弱钠可以与冷水反应钠 > 镁 > 铝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镁 > 氢氧化铝 镁与冷水反应缓慢 , 与沸水 能迅速反应铝与 热 水 几 乎不反应 结论:根据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越容易,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可以推知金属钠、镁、铝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为钠 > 镁 > 铝 。(2)硅、磷、硫、氯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SiPSCl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高温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加热 光 照 或 点燃最 高 价氧 化 物对 应 的水 化 物( 含 氧酸)化学式H2SiO3H3PO4H2SO4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