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7课 爱国词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7课 爱国词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1页
1/8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7课 爱国词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2页
2/8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7课 爱国词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3页
3/8
第 17 课 爱国词四首学习目标 1.了解词作者赵鼎、张元幹、陆游、刘辰翁的生平、思想与创作。2.认识作者在词中表现的对入侵的外敌的仇恨,对朝廷苟安的愤怒,对恢复中原的渴望等爱国感情与抱负 。3.理解词作豪放悲壮的词风、虚景实景相结合的手法。鹊桥仙·夜闻杜鹃陆 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 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家乡。诗意解读 这首词当为南宋乾道九年(1173)以后,作者在四川时所作。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推崇它是一篇“借物寓言”的佳作。上片以闻杜鹃起兴。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的灵魂所化,常在夜间啼鸣,啼声凄厉,能触发旅客思乡之情。词作又用“林莺巢燕”加以衬托:夜阑人静,林中的黄莺,巢里的燕子都不飞鸣了,只有杜鹃鸟还在悲鸣。从而,更突出了杜鹃啼鸣的悲凉,和因之勾起的作者的思念乡土之情。下片进一步写作者听到杜鹃夜啼的内心感受。“清泪”、“孤梦”之人,只身客地,被杜鹃的夜啼惊醒,不胜凄感。“又拣深枝飞去”绘声绘影,突出了“人静”、“无声”的氛围,山林的幽邃深远,更加衬映出作者只身旅居他乡的孤寂。“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进一步点明自己的处境,足见寄慨遥深:壮志未酬、抱负未展,即使身在故乡,听了杜鹃这悲切的啼声,精神上也经受不住,何况身世苍茫,半生羁旅他乡,怎能不感慨万千、愁闷无穷呢?整篇突出了悲、愁、志,一层深入一层,格调哀怨凄婉,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名句识记 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考点演示 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案 运用了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总无声”衬“啼杜宇”,而啼声“催成清泪”)一、作者简介赵鼎(1085-1147),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南宋四名臣”。赵鼎主要从政,也能词。有《得全居士词》。清末王鹏运把他和李光等四人的1词合编为《南宋四名臣词集》。《四库全书总目(忠正德文集)提要》说他“屹然重望,气节学术,彪炳史书,本不以词藻争短长,而出其绪馀,无忝作者”。今存词 45 首。早期所写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多家国乡关之思。张元幹(1091-1161),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又号真隐山人,福州永福(今福建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7课 爱国词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