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一、关于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近代文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进程紧密相连的。在十七世纪,资产阶级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是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继承人文主义文学,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提出以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为新兴资产阶级对贵族阶级作斗争服务。但这种文学思潮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它的政治基础则是资产阶级对专制王权的妥协让步。因此,这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中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这种文艺思潮,十七世纪流行在西欧,而最高水平的作家却集中在法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英国诗人弥尔顿(1608~1674 年)成为第一个敢于违反“弑君”辩护的文人。他的长诗《失乐园》塑造了一个敢于违反“上帝”禁令,勇于起来斗争的资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形象。在法国,由于资产阶级力量软弱,需要在王权保护下发展资本主义;而专制王权又需要资产阶级支持,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抑制地方贵族的封建割据。因此,法国资产阶级拥护中央王权,依靠王权来反对封建贵族。法国的古典文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二、关于英、法的启蒙主义文学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存在着反映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各阶级要求的文学,其中启蒙主义文学是文学主流。启蒙主义文学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政治革命鸣锣开道的文学。在启蒙主义文学中,抛弃了帝王将相、贵族僧侣,而以第三等级(主要是资产阶级分子)作主人公。通过这些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活和斗争。来猛烈抨击等级森严的专制统治,无情批判宗教迷信,传播战斗的唯物论,宣扬“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英国启蒙主义文学 英国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笛福(1660~1731 年)、斯威夫特(1667~1745 年)等人。《鲁滨孙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在笛福的笔下,鲁滨孙被描绘成为一个不畏艰难险阻,善于发挥聪明才智,勇于开辟新天地的英雄人物。其实,作者是借用这个冒险家的形象,来反映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那种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事业心。例如,当鲁滨孙流落到孤岛上时,毫无惧色和悲观心理,而是用自己的双手谋取食物,建筑住所,制造器皿,饲养家畜,耕种土地。当他偶尔救下土人“星期五”后,教“星期五”称呼他为“主人”,用火枪威胁和宗教感化迫使“星期五”做他的奴隶,把“星期五”劳动创造的财富全都掠为己有,并自封为海岛国王,是一个十足的资产者、殖民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