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 7 课 琵琶行(第 1 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 【大成目标】(目标解读,课堂组织 2 分钟)1、了解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贡献。2、欣赏诗歌形象和语言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和艺术特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重点)3、品味诗歌中对琵琶演奏声的精湛描写,学习象声摹音、设喻作比的修辞方法。(难点)【使用说明】基础案基础案使用说明:1、本部分内容要求课前预习完成。2、结合课文注释基本完成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以及需要理解的词语。3、基本明确文章大意。知识链接 1、古代歌曲形式2、白居易生平简介3、白居易的诗歌主张4、写作背景5、相关资料:欣赏一些琵琶名乐曲升华案第一课时(40 分钟)一、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按时间顺序,筛选归纳: 序言:交代写作动机。第 一部分:写作者秋夜江边送客时忽闻琵琶声。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叙身世。第四部分:写作者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并抒发自己迁谪后的愤懑心情。第五部分:写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情感。二、语篇品读(一)品读小序1【学法指导】知识链接中 1——5 要求在课前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完成。【学法指导】(1)朗读课文(2)结合课文注释及基础案内容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3)分小组讨论。1. 诗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2. 小序已经简 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3.在这首叙事诗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2【学法指导】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学法指导】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