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周第四天请在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第 2 段以及文下注释的基础上,继续阅读下面的材料:1.字音斫(zhuó)榛莽(zhēnmǎng) 焚(fén)茅茷(fá) 箕踞(jījù) 衽(rèn)席 岈(xiā)然洼(wā)然 若垤(dié)若穴 攒(cuán)蹙(cù)遁(dùn)隐 萦(yíng)青缭(liáo)白 培(pǒu)(lǒu) 颢(hào)气 引觞(shāng) 颓(tuí)然就醉 心凝(níng)形释 冥(míng)合2.文言词语【实词】望西山,始指异之:指,指点;异,意动用法,感到……奇异。 缘染溪:缘,沿着。 穷山之高而止: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箕踞而遨: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那样;箕踞,席地而坐;遨,游览,观赏。 莫得遁隐:遁,逃走。 萦青缭萦白:萦、缭,围绕;青、白,形容词作名词,指“青山”“白水”。 外与天际:际,交会。 而莫得其涯:涯,边际。 而不知其所穷:穷,形容词作名词,尽头。 颓然就醉:颓然,醉倒的样子。 是岁:这一年。【虚词】 始指异之:之,代词,它,指西山。 穷山之高而止:之,结构助词,“的”。 故为之文以志:为,动词,写作;之,指示代词,这。 不与培为类:为,动词,成为。3.文言句式① 故为之文以志:省略句,“志”后面省略了“之”。(译文: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载它。) ② 是岁,元和四年也:判断句。(译文: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4.名句名段①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②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③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④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5.美文赏析《游钓台记》 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因忆富春、桐江诸山水,得借先生以传,必奇甚,思得一游为快。顾是役也,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由衢抵严,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余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觉有异,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邪?”曰:“然矣。”舟稍近,近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石铁色,陡起江干,数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