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 西 省 榆 林 育 才 中 学 高 中 语 文 贝 多 芬 : 扼 住命 运 的 咽 喉 教 学 案 新 人 教 版 选 修 《 中 外 传 记作 品 选 读 》【学习目标】1 、把握传记的基本事实,了解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2 、能感受该评传饱含情感的特点,并从把握精神、选择材料的角度体会评传的写法。【教学重、难点】学习并体会传记的写作特点:史述与评论的紧密结合,学习理解本课抓住传主一生重要事件进行评述的写作方式。【预习案】一、自主学习•秀出风采(10 分钟识记落实) 罗曼·罗兰(1866-1944 ),法国作家、思想家,人道主义者。被认为是法国现代最重要的作家。他出身一个中产家庭,从小身体虚弱,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接受良好的教育。189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并从事文艺创作。他极其擅长写人物传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同时发表了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1915年,为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翻译家。曾留学法国,学习文艺理论及艺术史。他翻译的罗曼·罗兰和巴尔扎克作品都是翻译史上的经典之作。主要译有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即《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和《弥盖朗琪罗传》)和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贝姨》《邦斯舅舅》《夏培尔上校》,以及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等。另外,他写给儿子的书信集《傅雷家书》,也是流传甚广、影响极大的。“文化大革命”期间,58岁的翻译大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坐在自己的躺椅上吞服了巨量毒药,辗转而亡。两小时后,他的夫人朱梅馥也随即上吊自杀。《贝多芬传》原序(罗曼·罗兰)25年前,当我写这本小小的《贝多芬传》时,我不曾想要完成什么音乐学的著作。那是1902年。我正经历着一个骚乱不宁的时期,充满着兼有毁灭与更新作用的雷雨。我逃出了巴黎,来到我童年的伴侣、曾经在人生的战场上屡次撑持我的贝多芬那边,寻觅十天的休息。我来到篷恩,他的故里。我重复找到了他的影子和他的老朋友们,就是说在我到科布楞兹访问的韦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