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3.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4.体味文章中蕴含的强烈的情感。【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预习课文1.字音、字形肄( )业 提携( ) 弭( )谤 造诣( ) 砥砺( )( )矫( )相勖( ) 訾詈( )( ) 店肆( )商榷( ) 长( )斯校切磋( ) 裨( )2.词义肄业: 干禄: 孜孜: 砥砺: 开诚布公: 刮目相见: 时阅数载: 长足: 长斯校: 提携: 姑不具论: 宗旨既乖: 敷衍: 砥砺: 营营: 切磋: 店肆: 视事: 潜修: 裨: 商榷:3.北大和蔡元培北京大学创办于 1898 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2 年 5 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1916 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但这并非美差,当时的北大以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一到上海,“有多数友人劝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劝他的,说腐败的总要有人整顿,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这少数人的意见,走上了北大校长的职位。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868 年 1 月 11 日出生,1940 年 3 月 5 日病故于香港九龙 1916 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声名赫赫蔡先生的治学作风和为人品格是中华民族的无穷财富他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奋斗了 40 余年,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