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数学新课程标准》 关于《学校数学新课程标准》 关于《学校数学新课程标准》1 《学校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的目标,这里所说的“有价值的、必要的数学”就可以理解为对生活有用的数学.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数学的生活化,也更加重视同学对学问的应用。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把教学内容与同学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转变课本中原有的例题,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来呈现课本所要学的内容。反过来,在进行应用题的练习时,引导同学运用所学学问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利息”时,首先让同学了解自己家里与银行有哪些业务往来〔如缴电话费,电费,水费等〕其次、让同学到银行、信誉社、邮电局去调查当前的年利率和利息税的计算方法,比较各银行的贷款利率。交给他们实际任务:1、算一算将自己的压岁钱存入银行 1 年的利息。2、假如家里要买房贷款10万元,请你选择银行和贷款种类。课堂教学时将例题改成“老师去年存入银行 5000 元钱,今年到期时银行多付了 79.2 元,共得到 5079.2 元。”这样贴近实际的事来引出有关利息的几个概念。最终让同学填写存款凭证,再计算本金和税后利息,运用所学学问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育同学珍惜时间时,我让同学计算学第十一册数学书的时间。以一个学期20 周,每周5课时,每课时 40 分钟计算。这样 40×5×20=4000〔分〕,4000÷60=66.666〔小时〕。在 66.67÷24=2.7779〔天〕。原来学习一本数学书的总时间只有不到 3 天。看到结果同学们都大吃一惊。从没想到会这样。同学明白了"积少成多""学问在于积累"的道理.然后让同学依据自己的体会,选择一项业余爱好,设计一个预备表,付诸行动。 我信任要让同学对数学产生爱好,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同学感受数学是有价值的.所以在教学中要留意生活实际,重视同学直接阅历,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同时再将数学运用与生活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价值。 关于《学校数学新课程标准》2 学校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体会付圩学校:王玉宝本人是一名一般的青年老师,近年来我努力学习了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我感慨颇深,这次课改确定不仅仅是转变教材而已,而是同学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老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学问、轻力量;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同学思维水平的进展,制约同学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