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 2014 年高中历史 工农武装割据教学设计知识点来源□学科:高中历史 □年级:高一 □教材版本: 岳麓版 □所属章节:必修一第五单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录制工具和方法PPT 软件、视频录像软件、麦克风设计思路本子目应重点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革命道路,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因此从多角度来分析为何选择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让学生运用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以指导往后的高中历史学习。教学设计内 容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的背景、过程,重点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革命道路,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革命道路,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教学过程名词解释: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进行土地革命,从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夺取城市,建立政权。背景: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形成: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意义: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重点解剖原因:(从多角度分析)一探:为何选择井冈山?(客观角度、主观角度)客观方面:1、地势险要,易守难攻2、地处湘赣边界,敌人力量薄弱3、有一定群众基础,王佐、袁文才组成的工农自卫军主观方面:1、毛泽东听取张琼、王兴亚的建议再探:为何选择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济方面: 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 90%,物产丰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力更生政治方面: 城市敌强我弱,农村里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北伐后群众基础好,有利于政权的建立和巩固1思想方面: 革命思想得到一定传播教学反思1、对该课题研究不够深入,能找到的史料不多,主要是平时看历史相关书籍较少,2、整体思路守旧,没有能跳出教材挖掘新的历史角度,通过这次对微课的学习与制作,让我认识到今后多看书,接触新事物新视角,多看中央电视台,练好普通话,努力成为一名专业的历史教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