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二节 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与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目标】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知识梳理】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宇宙的物质组成:主要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1)形成: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成。(2)层次:[特别提示] 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宇宙范围。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2)(3)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2.特殊行星——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宇宙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2)自身条件[特别提示] 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也是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表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适宜于生命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影响(1)能量来源(2)动力来源: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2.太阳活动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 层的为黑子,B 层的为耀斑,其周期约为 11 年。(3)主要影响① 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② 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 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 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四、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代码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横波较慢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B纵波较快固体、液体和气体(2)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代码名称波速A 波B 波C莫霍界面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D古登堡界面完全消失传播速度突然下降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C 以上为地壳,C、D 之间为地幔,D 以内为地核(由 E 外核和 F 内核组成)。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特别提示] 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在陆地上,高原、山地地壳厚,平原、盆地地壳薄。 五、地球的外部圈层1.A 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2.B 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3.C 生物圈:地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