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6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学案 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6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学案 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1页
1/11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6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学案 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2页
2/11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6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学案 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3页
3/11
第一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考纲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的含义、标志、意义看现象判进程特点借助统计图表分析,进行考查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绘制分析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结合过程演变图示,进行考查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表现理解逆城市化现象研究城市用地状况变化,进行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城市发展中的特殊现象,进行考查主要的城市化问题解释城市热岛、内涝现象聚焦城市建设中的新尝试,进行考查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联系水循环、大气环流等内容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的起源(1)基本前提: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2)促进因素:社会分工,特别是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的出现。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阶段划分特点工业革命前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工业革命后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二战”后城市发展迅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出现,出现了“科学城”“大学城”和旅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 特别提醒 ]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美洲。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二、城市化及其特点1.城市化(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表现:① 城市人口增加。②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 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4)推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①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② 发达国家: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易误点拨 ]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 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积极引导和推动合理有序的城市化,是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及保护耕地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2.不利影响(1)(2)社会问题: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就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6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学案 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