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目标]明治维新→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二战后在美国扶植下经济迅速发展→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小题精练1.(2016·资阳三模)1888年,日本著名思想家陆羯南在《日本》报发刊词中声明:《日本》虽以恢复发扬国民精神为己任,但也不可不知西方文明之美善。……不过在日本采用时,不可因其虚名而滥用之,唯用其实以资日本的利益与幸福……在人类的博爱中恢复发扬国民精神。作者弘扬“国民精神”()A.是因为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严重弊端B.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再现C.其作用与《教育敕语》殊途同归D.实质是以封建文化反对近代化2.“甲午战争的结果,某种程度上为历史作了不合理的注脚。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被后人所否定,而‘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为史家美谈。”这告诉我们()A.历史结论必须看重结果B.历史评价基于价值立场C.历史事件总是相互联系D.历史过程往往难以还原3.下图是19世纪末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去北京》的漫画,漫画中一个日本武士对后面的一群西方骑士说“去北京”。下列对此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了日本急于发动鸦片战争B.日本率先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日本与西方国家利益趋向一致D.日本是八国联军侵华的急先锋4.(2017·大庆模拟)春帆楼位于日本下关市一座小山丘上,当年谈判的会场依然保存完好;楼前的那块石碑上,还醒目地镌刻着“今之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字样。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客观形势B.甲午海战中日本失利对国力的削弱C.甲午之役加快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D.甲午之役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5.(2016·茂名一模)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日寇野心既已爆发,必难再收,东亚从此将无宁日矣。天灾频仍,匪祸纠缠,国家元气衰敝已极,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文中提到的日本侵华事件是指()A.甲午战争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淞沪会战6.1936年,日本东京申办1940年奥运会成功,然而两年后日本决定放弃举办这届奥运会。其原因可能是()A.受经济危机打击,无力举办B.深陷中国战场泥潭,无心举办C.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带头反对D.发动侵略战争,遭到国际社会抵制7.(2016·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阶段性测试)1938年底,日军不断降低对华“和解”条件,如“放弃”赔款要求,“撤出”华南等。在此期间,日军颁布“治安肃正”计划,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使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手段,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日军主要威胁B.日本受国力的影响,调整侵华战略C.敌后战场已经逐步上升为主要战场D.日本侵华战略宣告失败,无力进攻8.日本军方战史关于二战时期中日军队作战情况的报告里写道:“热带森林内的战斗,原本是我军的特长,但在障碍物和猛烈的迫击炮火面前,则无法发挥威力,无论在哪一战场都是由于敌人逐次渗透到侧背而被迫撤退。特别是由于敌机独占战场上空,发挥强大威力……经常出现战况逆转。”材料中的“敌人”是指()A.在华北敌后抗击日军的八路军B.淞沪会战中的国民革命军C.海南岛中共琼崖抗日游击队D.中国入缅作战的远征军9.(2017·乐山联考)《大刀进行曲》如此唱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促使“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华北事变D.八一三事变10.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通过向日本“特需订货”促进了其经济发展。越南战争爆发时,日本已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第二位,美国深陷越战不能自拔,又为日本发展提供了契机这表明()A.国际格局发生重大改变B.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C.冷战改变了日本的命运D.日本重获政治大国地位11.(2016·长春毕业班第四次调研)下面是《美国、欧盟、日本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1999年)》。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地区国家世界20强公司占有数量进出口贸易世界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外汇储备中拥有的货币量出口进口美国712.7%18.8%美元占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