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小说阅读——借得故事一枝花,写人叙事无稽涯写在前面:高考现代文阅读文本都是根据各自文本的文体特征来命题的,小说亦如此!一、小说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的主题。因此小说的文体特征由这样几个关键词构成: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二、小说文体特征决定高考命题点——高考怎么考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也是围绕这几个关键词进行的。文体特点――→高考考点形象① 小说通过描写具有鲜明特点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这样的形象具有普遍的代表性① 形象特点概括分析题,如:(2016·浙江卷T11)根据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作的特点。(2018·全国卷Ⅰ T5)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② 形象分为主要形象和次要形象,二者相辅相成② 形象作用题,如:(2011·浙江卷 T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2017·江苏卷 T15)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③ 小说塑造形象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细节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写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③ 形象刻画手法题,如:(2015·浙江卷 T12)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2017·山东卷 T20)本文第⑬~⑱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019·全国卷Ⅰ T8)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情节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① 情节概括题,如:(2015·安徽卷 T11)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2018·全国卷Ⅲ T5)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②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② 情节作用题,如:(2017·浙江卷 T13)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19·全国卷Ⅱ T9)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续 表文体特点――→高考考点情节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