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专题(一)地形与气候 (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产生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在中低纬高山地区表现尤其明显. (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而背风坡形成雨影区,降水稀少。 (3)地形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 南北走向的山地,对海陆之间的气流交换有阻碍作用。使沿海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呈狭长带状征。如南北美西海岸。而东西走向的山地使气候类型分布向内地延伸,如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 (4)气候对地形的影响 ①主要是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 ②沙漠地带:降水稀少,温差大。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沙漠广布。 ③湿润地带:降水较多,流水作用强大、普遍。既有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冲积平原)。练一练1.读图 12,回答下列问题。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答案:地处西风带,盛行西北风;岛屿西侧沿海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岛屿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2.(北京卷)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图 14,回答第(2)题。(2)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答案:①地:地处低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低,气温高;受东南信风控制,盛行向岸风;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是迎风坡;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故此地终年降水丰沛、气温较高,形成热带雨林。 ②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解析:考查区域气候类型的成因,一般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考查垂直自带的形成,一般需要分析出水势的垂直变化。3.(上海卷)西欧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地理景观多姿多彩。读图回答问题。据图综合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及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纬度和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共同塑造了西欧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西欧大致位于北纬 40 度到 60 度之间的温带,西临大西洋,终年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使西欧大陆冬暖夏凉,全年降水较为均匀;地势西高东低,平原广阔,山脉大致呈东西向延伸,易于暖湿空气深入内陆;北大西洋暖流沿欧洲西海岸北上,对气候又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这些因素导致了西欧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对河流航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