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汉字与书法艺术 1.仓颉造字 〔材料一〕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①,百工以②,万品以察。 ──许慎《说文解字·叙》 〔材料二〕古文者,仓颉所造也,仰视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赞曰:邈邈仓山,轩辕之始,创制文字,代彼绳理。灿若星辰,郁为纲纪,千龄万类,如掌斯视。生人感德,莫斯之美,神章灵篇,自兹而起。 ──张怀瓘《书断》 【解读】许慎(58—147)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他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流传以后,战国以来直至秦汉的文字形体混杂的现象逐渐得到了克服和纠正。因此,《说文解字》对后代书法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说文解字·叙》则是一篇研究先秦两汉文字学和书法史的珍贵文献。这条材料记叙了仓颉造字的过程:黄帝的史官仓颉旁观鸟兽鱼虫之迹,恍然悟出这不是花纹,而是文字,有意义可通,于是创造了文字,从此,万事万物有了名称,有了符号,文明大大向前迈进。 《书断》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品评,是最有名的品藻书论。作者张怀瓘是唐开元年间著名的书法理论家。该书分三卷,把始自黄帝终于唐代卢藏用这三千两百余年的书法发展,进行书体源流上的分析与书品优劣上的评价。《书断》影响深远,成了后代书法家、鉴赏家、书论家案头之书。 这段材料高度赞扬了仓颉造字的功绩。仓颉仰视天上奎星圆曲的形状,低头旁观鸟兽虫鱼的踪迹,把它们的长处结合起来创作了文字,仓颉造字的功绩,可以说是与日月同辉。古文字起源于图画,象形的图画实际上就是文字图画。【注释】①书契:文字;②乂:治也。2.甲骨文 【解读】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甲骨文首次被金石学家王懿荣认识并高价购藏。1903年刘鹗拓印《铁云藏龟》。早期的研究者有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罗振玉又搜集实物拓印为《殷虚书契》等,并作考释。安阳殷墟考古发掘始于 1928 年,连续八九年,最大的收获是 1936 年夏发掘的第 127 号坑,得甲骨文 1.7 万多片。综合先后所得加以拼缀挑选,编印为《殷虚文字·甲编》和《殷虚文字·乙编》,共收甲骨 13 047 号。董作宾根据发掘材料作《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分甲骨文为 5 期,对文字的文法、字形、书体等的演变有所阐述,其后时有修正。陈梦家在所作《殷虚卜辞综述》中慎审总结,断代说遂基本可信。 由于商王几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内容涉及商代社...